大陸民眾問候語 「今天啥便宜」

by 李明華 2011/01/18 10:57

物價年增率創28月新高   官民想方設法抗通膨
文 焦興華、邱國強、周慧盈


中國大陸近來食衣住行樣樣漲,米、油、蔬菜、中藥價格全面大漲,甚至是蒜、薑、糖等家常佐料也奇貨可居。以大蒜為例,從前1斤只要幾毛錢,目前上海市場價約每斤人民幣6塊錢,最貴時候曾經漲到每斤15元,比豬肉還貴。 「今天啥便宜」,成為大陸民眾近來流行的見面問候語。


面對物價高漲的無奈,大陸出現許多當紅新名詞,例如「蒜你狠」、「糖高宗」、「薑你軍」、「豆你玩」、「油不得」、「蘋什麼」、「藥你苦」。


「高校蹭飯族」湧入   吃飯成「搶飯」


更多大陸民眾用實際行動對抗高物價時代。「團購族」、「DIY族」、「海囤族」、「蹭飯族」如雨後春筍般一一出現。


在台灣,民眾團購以各地美食為主。在大陸,「團購族」觸角更廣,無論裝修住宅、購買汽車,或只為了購買紙巾、衛生棉,都組團購買,因為這樣可以省下二成到三成的錢。


搶購民生物資的「海囤族」更加蓬勃。不少民眾上街搶購生活必需品,儲存菜、米、麵、油、衣服等,只要是便宜又能長時間存放的消費品,都大量購買儲存。


應運而生的「高校蹭飯族」,火紅程度令人咤舌。原來在大陸的大專院校都獲得政府補貼,讓學校餐廳價格能壓低,以照顧學生。在物價飆漲下,不少白領階級和市民紛紛湧入學校餐廳用餐,因而被戲稱為「蹭飯族」,這也造成學校用餐尖峰時段人山人海盛況,吃飯變成了「搶飯」。


一位任職西安公司的年輕人說,每天中午輪流去西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學校的餐廳吃飯,花人民幣6.5元就可吃到「兩葷一素」的套餐,而在校外的小餐館同樣的飯菜要花近三倍價錢。他笑說,身邊許多人都有一份「高校蹭飯攻略」,各學校的飯菜特點、菜品都標註得清清楚楚。


  住在大學附近的西安市民也盯上學校餐廳這塊「寶地」,從週一至週五,韓女士一家三口有兩頓都在大學餐廳解決。她說,一頓飯花樣翻新,有葷有素也就10幾元,還省去採購、烹飪的麻煩。但她也坦言,在大學「蹭飯」,擠占了學生福利,學生頗有微言,但若不是因為物價飛漲,誰也不願意看人的臉色當「蹭飯族」。


港人掃貨不復見   廣東主婦南下血拼


不當「蹭飯族」,為了對抗高物價,有些人選擇當「菜奴」,展開一場「餐桌保衛戰」。一份「菜奴省錢攻略」最近走紅大陸網路,小撇步包括早上不要買菜,盡量等菜市場快打烊再去買容易儲存的菜、鎖定一個固定攤位買菜、找男攤主而非女攤主砍價、多坐半小時公車去批發市場買菜、在陽台花盆種點蔥等。


 不僅於此,昔日港人北上「掃貨」現象,已漸演變為深圳人南下消費。深圳市興起「換城消費」,主婦紛紛南下香港,掃貨買衛生紙、鹽、米、醬油等生活必需品。上海白領階層甚至也搶進香港購物,攤開一張張赴香港血拼的購物單,包括奶粉、沐浴液、運動鞋……,甚至還有XO醬與蠔油,看不到過去的化妝品、奢侈品,反映上海人赴香港掃貨的新趨勢。


大陸官方也正視到物價飆漲現象,國務院去年11月17日訂定四項穩定物價政策方向,包括確保市場供應、完善補貼制度、加強物價調控及監管市場秩序。這項會議還要求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及「菜籃子」市長負責制;這也就是說,穩定米價由省級單位首長負責,穩定菜價則由市級單位首長負責。國務院也在11月20日發布16項穩定物價具體措施。


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更從11月22日到26日一連五天,每天發表評論,內容從強調「完全有能力、有條件」維持物價基本穩定,到要讓炒作物價行為「無處藏身」,以及大、中型國營企業應配合政府穩定物價等,顯見大陸政府對平抑物價的重視。


打擊通膨   政府如臨大敵


在中央政策下,大陸各地也紛紛推出具體措施。福州市將制定蔬菜「協商價制度」,內容是每季選擇四到五種當季蔬菜訂定「協商價」,當批發商成本高於協商價,政府將有一定程度補貼,若低於協商價則直接在市場調控,降低菜價。這些措施是否有效?根據大陸媒體引述國家發改委資料指出,去年大陸36個大、中型城市11月下旬的18種主要蔬菜批發價,已較11月初回跌9.1%。不過,中國11月分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仍飆升至5.1%,創下近28個月來新高。這個數據仍被大陸輿論認為低於普通民眾的實際感受,特別是食品蔬菜類漲幅更驚人。


一位住在江西南昌縣的曾姓民眾12月上旬仍告訴大陸媒體,他在南昌生活十多年,以前一把青菜只要人民幣5毛錢,但現在2元以下的蔬菜卻很少。


29歲的小陳月收入約7,000元,以前買一條牛仔褲都是700、800元,現在也差不多。在多數物品都漲價的情況下,他說,以前每個月都會買,現在一季買一次。這樣看起來,中國勢必開始步入一個高物價的年代,大陸政府平抑物價是否能達成目標,恐怕還要一段時間觀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yalee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