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台灣需要的是到處種電而不是到處開花!德國的綠色能源轉型為規模經濟不是靠政府,是小鎮的媽媽,老師民間開始用家家有太陽能,乾淨能源等,多的賣電給發電廠開啟的.....所以不要在怪別人了....反思自己會什麼,只會抗,只會反,只剩一張嘴?再者德國的旁邊有法國核能電廠,強大的歐洲電網供應,若乾淨能源不夠用時,就跟法國買,台灣的無核家園要建立還有backup條件,可以立即購買到鄰國(可能是大陸,印尼等)的核能發電或天然氣來補足才行,無核在台灣是一條不能急躁的路,否則首當其衝可能是持有台電背後的金主,台銀彰銀合庫等銀行壞帳增加,電費增加企業的營運成本,民生用電增加,人民要補貼企業用電費用,否則最壞的就是導致科學園區關閉,失業率破表!而以目前台灣的處境,能呼籲政府的是請政府協助鄉村小鎮來"種電"發展自然能源,重點地區高屏區輔導太陽能,新竹區風力發電,其他漁村的水力發電,其他農村發展生質能源,都要家家可以用有乾淨的自然能源自給自足,到可以賣電給台電,台灣需要的是到處種電而不是到處開花!

 文章重點:當福島發生核災,德國可以逼使擁核的執政黨屈服,靠的不是幾十萬人上街頭,而是長年來的能源轉型

 
當福島發生核災,德國可以逼使擁核的執政黨屈服,靠的不是幾十萬人上街頭,而是長年來的能源轉型。圖:翻攝維基百科
新頭殼newtalk2014.04.26 文/賴芬蘭

德國的反核史相當長,從反核武和平運動開始,到北約雙邊協議,反個別核電廠興建,反與法國為鄰的核電廠,反核廢料再處理,核廢料最終處置場,以及核廢料運輸等,不一而足。這些反核運動許多還在持續中,所以如果我們認為核四只是執政黨與台電的問題,當然會相當悲情。

德國在例如美國發生三哩島嚴重核事故時,就有幾十萬人走上街頭,但是也並沒有辦法阻止德國繼續興建核電廠及再處理設備,一直到了車諾比核災發生,雖然距離遠在兩千公里之外,但是民眾很明顯的感覺被攏罩在核災的陰影下,這時候特別是家庭主婦感受尤深 --- 孩子不可以在露天下玩耍,不可以喝新鮮牛奶,當季蔬菜全部翻起來毀掉,不可以採野菇,家庭主婦害怕輻射塵,每天神經質的清除灰塵。當時許多車諾比核災受害的孩子被送到德國,這些都再再讓德國人決心廢核。

反核遊行當然有幾十萬人走上街頭,但是特別是這些不願自己子女活在核災的陰影下的媽媽們很清楚,反核要靠政府,靠政客,那可以等到地老天荒,全世界都在看的德國廢核正是從公民自決開始。

像在黑森林的小鎮萱瑙,才只有2700位居民,幾位小學老師決定脫離核電,先從省電開始,這些人真是認真,在生活上竭盡所能,所有可以省的都絕不錯過,就這樣大家集結成冊,發現竟可以省下30%的電來,不過他們發現再怎麼省他們還是要用電,還是無法避免核電被輸送到家裡來,於是這群小學老師乾脆成立了電力協會,找專家來解說,有什麼可能不要用到核電甚至會污染環境的能源?於是許多被廢置的例如水力發電廠,地窖裡被遺忘的熱電聯產裝置 Blockheizkraftwerk,水車,風車,太陽能板……都被找出來,他們也學會了如何用直流電把這些自家生產的電力自己用,加以改良創新,並加以推廣。

這些看來是業餘嗜好的活動,當時的電力公司卻嗅出了危機,於是就引誘當地居民,如果提早重新簽約,該鎮將可以得到十萬馬克的回饋金,但是這些小學老師 看得出這一簽就是二十年,那將永無脫離核電的機會,於是也就辦了許多活動,對居民說如果他們不與電力公司簽約,那他們將給鎮上十萬馬克。

小學老師們發現如果輸配電網不在自己的掌握下,核電還是會被送到自己家來,於是在鎮上倡議把電力公司的電網買下來,幾經起伏經過公投,鎮民同意了。但是電力公司卻開出了天價—800萬馬克,但是這本來要讓小學生家長退卻的數字,反而讓小學生家長越挫越勇,他們發動了一個在全德國募款的活動。其實因為在德國反核的土壤已經夠肥沃,這個活動引起各界普遍的支持,媒體甚至免費為他們宣傳並刊登募款廣告,短短的時間內他們就募到了四百萬,這時電力公司自知大勢已去自動降價,讓這群名不見經傳的小學生家長得以正式成立一家不以最大利潤為目的而只買賣乾淨的能源與設備的公司EWS。萱腦徹底成為一個生態城。

這個具體的故事對全德國的反核人士都是啟發,全德國各地都有人效法,三、五個人共同買根風機,豎在自己的莊園裡,在屋頂上裝太陽能板,並探討自家發電的種種可能性,加以實踐。這樣的精神卻開創了各地研究的精神及創新的知識,商人嗅到了商機。

這樣來自草根的發展,終於促成2000年紅綠執政時的再生能源優先法(EEG),這是德國有史以來難得的國會法案──也就是在國會內經過各利益關係人提案完整討論通過的法案,從政治上真可說水到渠成。

這個法案規定了固定收購價格及年限,從此把再生能源往前推了一步;尤其在同年決定了廢核期程,看著能源缺口,更加速民間發展再生能源的動力。綠黨當時設定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是到2012年的時候,達到12%,可是到了2012年,德國的再生能源配比已經達到了23。4%。

所以當福島發生核災,德國可以逼使擁核的執政黨屈服,靠的不是幾十萬人上街頭,而是長年來的能源轉型。

廣義的能源轉型主要說到能源利潤的民主化:傳統能源經濟一向只掌握在少數大集團手裡,用大型電廠來寡占市場,他們致力的是追求最大利潤,而忽視環境與社會正義,為了把持他們的利益,也就不斷累積對政治的掌控,理解到能源利潤民主化的重要,德國的公民運動在能源轉型中,也就針對去集中化,倡議許多經濟誘因的模式,而且具體加以實踐。

例如公民風場、公民太陽光電場,是讓許多民眾可以直接投入生產能源的參與模式;太陽光電設備甚至可以由個別住家自行架設。由城市和其他公開的企業所設置的 再生能源電廠,民眾也可以間接的參與投入能源生產,相較於在傳統能源經濟中只有少數能源股東能夠獲利,去集中化的再生能源設備不只能讓地方上有產業,更強化鄉村地區的生活機能,減少資金從地方上流失。以前要拿錢去買能源進來,現在不只是逐步能源自主,更讓這些原本會流出去的資金流在地方上,轉用在發展社區的財源。因此再生能源在社區能源政策上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受到地方政治的歡迎與獎勵。許多地方政府甚至提出100%用再生能源為能源供應的情境與達成目標的途徑與時程。

德國的公民電廠對其他國家的影響也相當大,同樣不愛核電的奧地利與瑞士也都計畫100%再生能源的配比。一個公民電廠計畫一上市,短期就被搶購一空。大家都希望有個乾淨的未來,同時又有錢賺何樂不為呢?
 
 以下參考:

這個具體的故事對全德國的反核人士都是啟發,全德國各地都有人效法,三、五個人共同買根風機,豎在自己的莊園裡,在屋頂上裝太陽能板,並探討自家發電的種種可能性,加以實踐。這樣的精神卻開創了各地研究的精神及創新的知識,商人嗅到了商機。

這樣來自草根的發展,終於促成2000年紅綠執政時的再生能源優先法(EEG),這是德國有史以來難得的國會法案──也就是在國會內經過各利益關係人提案完整討論通過的法案,從政治上真可說水到渠成。

這個法案規定了固定收購價格及年限,從此把再生能源往前推了一步;尤其在同年決定了廢核期程,看著能源缺口,更加速民間發展再生能源的動力。綠黨當時設定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是到2012年的時候,達到12%,可是到了2012年,德國的再生能源配比已經達到了23。4%。

所以當福島發生核災,德國可以逼使擁核的執政黨屈服,靠的不是幾十萬人上街頭,而是長年來的能源轉型。

廣義的能源轉型主要說到能源利潤的民主化:傳統能源經濟一向只掌握在少數大集團手裡,用大型電廠來寡占市場,他們致力的是追求最大利潤,而忽視環境與社會正義,為了把持他們的利益,也就不斷累積對政治的掌控,理解到能源利潤民主化的重要,德國的公民運動在能源轉型中,也就針對去集中化,倡議許多經濟誘因的模式,而且具體加以實踐。

例如公民風場、公民太陽光電場,是讓許多民眾可以直接投入生產能源的參與模式;太陽光電設備甚至可以由個別住家自行架設。由城市和其他公開的企業所設置的 再生能源電廠,民眾也可以間接的參與投入能源生產,相較於在傳統能源經濟中只有少數能源股東能夠獲利,去集中化的再生能源設備不只能讓地方上有產業,更強化鄉村地區的生活機能,減少資金從地方上流失。以前要拿錢去買能源進來,現在不只是逐步能源自主,更讓這些原本會流出去的資金流在地方上,轉用在發展社區的財源。因此再生能源在社區能源政策上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受到地方政治的歡迎與獎勵。許多地方政府甚至提出100%用再生能源為能源供應的情境與達成目標的途徑與時程。

德國的公民電廠對其他國家的影響也相當大,同樣不愛核電的奧地利與瑞士也都計畫100%再生能源的配比。一個公民電廠計畫一上市,短期就被搶購一空。大家都希望有個乾淨的未來,同時又有錢賺何樂不為呢?

另外有關台電財務疑慮報導: 

2014/05/02 07:47 《外資》核四停工引發對台電財務疑慮,小摩:銀行授信曝險有限

【時報-台北電】核四停工,引發外界對於台電財務與銀行授信曝險疑慮,摩根大通證券指出,目前台電信評
為A+/twAAA/twA-1+,若遭調降至A-/twAA,銀行風險加權性資產(RWA、即資本適足率分母部分)將會增加,
最多為彰銀的1.6%,整體來說,影響仍在可控制範圍內。
  美系外資券商分析師指出,政府定調「核四是停工而非停建」其實背後是有用意的,因為以台電目前財務
結構來看,核四停建等於宣告破產,但停工意味著財務不確定性可以拖到2016年新政府上台,與核四是否興
建議題一樣,把決定權交給新政府。

  美系外資券商分析師表示,由於台電是國營事業,若真的走向破產一途,政府也不得不救,因為台電幾乎
是寡佔事業,破產並不代表可以暫停供電,政府若表態不救台電,銀行曝險部位就得視為壞帳、進而衝擊獲
利,但政府出手救台電還是全民買單。
  摩根大通證券台灣金融產業分析師黃聖翔表示,不管台電破不破產,核四若停工勢必會帶動國內外信評機
構調降台電信用評等,台電信評若由標準普爾/中華信評所給予的A+/twAAA(長期)/twA-1+(短期)降至A-
/twAA,銀行RWA勢必會跟著增加。
  RWA在計算銀行資本適足率時是放在分母項下,當分母音RWA增加而增加,整體適足率就會下降,不過,根
據黃聖翔的預估,即便RWA增加最多的彰銀也才1.6%,其次為中信銀(1%)、元大銀(0.8%)、永豐銀(
0.8%)、華南銀(0.6%)、台北富邦銀(0.6%),可看出對整體銀行業的影響有限。
  黃聖翔認為,相較於台電信評若遭調降對銀行資本適足率的影響,對核四曝險部位若因台電破產而進入壞
帳階段,對整體獲利衝擊顯然較大,因為除了曝險部位最高的核能基金為1,800億元外,台銀與合庫銀依序也
分別有1,200與700億元,相對較高。
  至於核四停工若導致電力短缺與電價調漲,對台灣經濟的潛在衝擊為何?黃聖翔表示,由於政府配套措施
並不明確,因此目前很難將之量化,但電力短缺或電價調漲情況若發生,對企業與一般民眾勢必會分別造成
營運成本與通貨膨脹增加壓力,整體而言,將不利於台灣經濟成長與銀行營運前景。(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記者張志榮/台北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yalee2001 的頭像
    cyalee2001

    新富族Joanne 's blog

    cyalee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