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大家可以想像到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投資者的分別嗎?
作者思考:散戶忽略了"機會成本"
版主答案:散戶存在說不定....也許...總有一天會解套的"幻想"(其實都是對市場及股價判斷不專業導致)
版主的機會成本股票損益操作:投資約4檔,保留2/3的投資金,適時攤入或加碼會漲的股票,若有賠的股票,在多賺的當月認列虧損來沖抵,所以當月少賺.但還是賺..這樣賺錢的速度不快,但卻可以很穩定!
表面買賣一致,底子想法有別?
上周談到,抽象理論的概念,若然得到釐清,可以幫助思考和決策,但思路一轉,提出質疑,難道不是以理論解釋行為,才是科學的精神嗎?
以機會成本為例,從最理性的角度,不難直截了當地指出,凡決策都應以機會成本為考慮,而不是歷史成本;然而,實際上,不少人有意無意之間,仍是以歷史成本為依歸,而這些人顯然並非不懂機會成本的概念,那便是要好好問一問,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是他們不理性嗎?抑或要達到這個想像中的理性,要花費太多,反而不化算,結果大家決策上,寧願不取想像中的最理性,反而是選擇務實的不太理性,雖不中亦不遠矣的替代方案呢?我想,答案已在我的提問中,呼之欲出了。
上周五(21日)文中,我順住文中思考的,提出一條問題:大家可以想像到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投資者的分別嗎?
不知大家思考過沒有。從機會成本的角度看,不難想像,不同人,表面看來做差不多甚至一樣的決策,可能背後的機會成本是有別的。舉例來說,對於機構投資者(例如替人家操盤投資的基金經理)來說,跟所有錢都是自己錢的散戶投資者來說,同樣買賣一支股票,又或者加碼,又或者止損,又或者不買不賣,從局外人的客觀觀測角度看,效果是一樣的,但不要忘記,他們的決策背後,牽涉的是不同的機會成本。
具體而言,散戶投資者作為個人,自己錢就是自已錢,若選擇鴕鳥政策,不肯止損,不肯換馬,死守到底,他們要接受,這是他們自己不肯誠實面對環境改變,是人類思維模式中,不肯認錯的事實,最終結果如何,不得而知,有些人可能等到家鄉價(最初入場價)才平掉倉位,心裡好像沒有錯過一樣,雖然過程中已有不少犧牲掉的投資機會,這是他們口裡不認但心裡不得不認的代價,也就是固執死守的機會成本。
相反,機構投資者呢,同樣的決策,未必是來自認知角度上人類心理的弱點,而是更從短期的利益上看,會不會是自己減持的行動,會反過來為弱勢的股價加重壓力,在賬面上更難交代呢?尤其若此股份是其他類似的機構投資者都持有的,會否較易可以交代過去,這不是自己的錯,而是整體的錯,環境的錯,制度的錯,總之,錯都錯得有理由?再進一步而言,若賬面上很不濟,會否影響之後一季或一年在同一崗位上,他們本身的去留?
大家不妨再想想,有什麼其他可能性?
參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