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友友苦戀巴哈四十年

遠見雜誌1999年4月號 第154期

人類永恆的感動
馬友友來台灣演出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造成一股風潮。
到底馬友友在個人魅力之外,透過他的演出,帶給台灣聽眾什麼樣的思考?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又為什麼被公認是大提琴家最大的挑戰?如果你對
古典音樂一竅不通,該用什麼樣的角度和心情,來聽這首偉大的作品?

 

 

     十九世紀末,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在巴塞隆納港口邊的樂譜店,偶然發現一本樂譜。他如獲至寶,悄悄帶回家,悶著頭苦練十三年,才敢公開在音樂廳中演出。沈寂了幾百年,巴哈大提琴獨奏組曲,終於完整重現世人眼前;而這個當年慧眼獨具的男孩,就是西班牙著名大提琴家卡薩爾斯。

 

     今天,巴哈這部作品,已被行家公認為所有弓弦樂器曲目中的「聖經」;所有大提琴家也把它視為個人音樂生涯的最大挑戰。



體會樂句問答、呼吸的空間

     按照原文,一般人俗稱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原標題應為「給大提琴獨奏的六首組曲」(本文譯為巴哈大提琴獨奏組曲)。在巴哈所處的巴洛克時期,大提琴一直扮演低音聲部(數字低音)的伴奏角色;在巴哈以前,從來沒有人寫出單獨給大提琴演奏的曲子,更何況是這首結構如此複雜的組曲。

 

     西方古典音樂的基本架構,是模仿人聲的四聲部,就像我們從小參加合唱團,分為男、女高音、男、女低音四聲部;它有主旋律、和聲、低音伴奏等。在器樂演奏中,原本可能透過各種樂器搭配來表現這四個聲部,但巴哈大提琴獨奏組曲,卻是要用一種樂器同時呈現四個聲部的交錯複雜,難度自然就高了。所以演奏巴哈大提琴獨奏組曲,除了技巧夠之外,更要瞭解音樂整體結構。

 

     例如,當演奏者從低聲部換到高聲部時,要表現出什麼樣的音色轉變,跟他選擇用哪根絃有關,所以音樂家本身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巴哈這首組曲會引起人們自然而然的感動,更是在於它的邏輯性;就像語言有抑揚頓挫,一個好的演奏家在演奏這首曲子時,也會讓你感受到一問一答的韻律,好像聽到一個人在吟詩。

 

     這種韻律感,不光是技巧純熟就能掌握,還在於音樂家的內涵。巴洛克時期對音樂的認知,是一種對時間和空間的認知。譬如,每個人生活中都希望有足夠空間;放到音樂來看,許多音樂家為了讓龐大音樂廳中所有觀眾都聽到,往往企圖拉得很大聲,但這樣卻破壞了樂句問答、呼吸的空間。所以要能表現出抑揚頓挫的樂句,並不一定要把每個音都拉滿。

 

     如何體會音樂中空間和時間的關係呢?我認為必須有跨領域的思考。馬友友現在演出巴哈大提琴獨奏組曲,和一九八三年第一次錄音時有很大差別。



以四十年人生歷練和跨領域思考演奏

     現在他詮釋的樂句語法,抑揚頓挫更明顯、更清楚。事實上,他這幾年一直從其他領域獲得啟示。在馬友友灌錄的「巴哈的音樂靈感」錄影帶,他自己說從欣賞舞蹈中,體會到地心引力的影響;他看到人體落下、起伏,才知道如何掌握音樂起落的時間點。看雙人花式溜冰時,冰刀滑出去的線條感,也激發他對二聲部對位音形的詮釋。

 

引用: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5905.html

 

巴哈《第五號c小調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http://tw.videos.search.yahoo.com/search/video;_ylt=A8tUwXAg6o5PjEwACE2W1gt.;_ylu=X3oDMTBncGdyMzQ0BHNlYwNzZWFyY2gEdnRpZAM-?p=%E5%B7%B4%E5%93%88&fr=yfp&ei=utf-8&fr2=sg-gac&n=21&tnr=18

 

註記:這是我寫論文時,幫助思考的音樂,與有緣的您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yalee2001 的頭像
    cyalee2001

    新富族Joanne 's blog

    cyalee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