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與 K 書高手(下) http://ctld.ntu.edu.tw/epaper/?p=598


臺大教學發展中心「樂在學習系列演講」
時間:4/23/2007  12:30~14:30
地點:臺灣大學總圖書館 B1 國際會議廳

講題:時間管理與 K 書高手
主持人: 丁詩同 教授(臺大教學發展中心學習促進組組長)
主講人: 呂宗昕 教授(臺大化工系教授)
整理:賴慧玲(臺大外文系畢)
修訂:教學發展中心


黑鮪魚時間術


接下來要告訴大家「黑鮪魚時間術」。黑鮪魚是海中黑金,體型巨大,側身如甕,全身都是寶,一條可要價上百萬。黑鮪魚以做生魚片最為著名,可以用作生魚片的部分有:大腹、下腹、皮仔油和赤身。其中又以大腹最為肥美,但這部份的份量還不及黑鮪魚全身總重量的百分之一,若加上其他可做生魚片的部位,也不過佔總體重的百分之四十。假設我們把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作是一條黑鮪魚,到底我們只用了那百分之一的大腹、百分之四十的生魚片、還是連其他百分之六十也運用得淋漓盡致呢?


請問大家一個晚上 K 書的時間有多長?很多人是晚上看完電視、吃飽飯之後才準備開始唸書。但對 K 書高手來說,上課的時候便開始同 步跟著 老師唸書。其實,一小 時的課 老師需要花大約三小時的時間來準備,如果同學不花三個小時來唸,可能無法唸懂老師教的內容。因此對於重要的課程,唸書的時間起碼要超過教授上課的總時間,所以最好利用上課的時間就開始好好K書,這樣便可以節省時間了。晚上洗完澡、看完電視的那一段黃金時間就像是黑鮪魚的大腹,如果只用這段時間唸書,而沒有利用小腹、皮仔油、赤身和其他百分之六十的部分,時間怎麼會夠用呢?因此要做好時間管理,要能善於利用零碎時間。如果能利用課堂之間的空堂來念些書、寫寫作業,長久累積下來的效果將很可觀。但要怎樣利用時間呢?我先送給大家一句話:


大時間做大事,小時間做小事。


連續、完整、效率高、不受干擾的時間就是大時間,不連續、不完整、效率低、受干擾的時間就是小時間。因此剛剛提到把手機關掉,就是增加大時間。背英文單字是小事,查英文單字也是小事,所以不要利用晚上連續的好時光來查單字,這樣太可惜了。寫大報告和大作業是大事,升上大學之後還有兩件重要的大事,就是培養自己中文和英文的聽說讀寫能力,因為將來出社會後我們常常要發表自己的想法、意見,好的表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訂正考卷也是大事,可惜大學考試常不發還考卷,但如果這門科目與你的未來發展密切相關的話,建議你在考完試心情較好的時候,訂正考卷上不會的題目或和同學討論,趁著印象最深的時候把觀念學好是重要的事。請記住:考卷是考完試後最重要的產物。這樣不管是對未來考研究所或是國考都很有幫助。因此,大時間要拿來做比較困難、需要長時間思考的事,小事情留到小時間做就可以了


A(成果)=B(效率)X C(時間)


 我很喜歡把不同的概念用簡單易懂的公式來表示,下面便跟各位介紹工作與學習成果的公式:


A-成果   B-效率  C-時間     A(成果)=B(效率)X C(時間)


如果 B=0 C=0 時,A 一定也等於 0。在 C(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想要增加 A(成果),就必須想辦法增加 B(效率),而在 B(效率)已提升到極致的情況下想要增加 A(成果),就必須想辦法增加 C(可用的時間)了。簡單地說,這個公式告訴我們只有想辦法增加時間或使用效率,才可以增加個人的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時段有不同的價值。有的人習慣早上唸書,有的人晚上唸書效率最高,每個人按照自己的生理時鐘,可以將一天分為下列四種時段:


        黃金時段—效率最高
       
白銀時段—效率次高
       
青銅時段—效率普通
       
石頭時段—效率最差


請想想自己是否將黃金時段花在正確的工作上呢?和大家分享一個重要的想法:黃金時段請留給自己用,不給男/女朋友、家人、老師或任何人用。假如你的黃金時段是晚上,那麼晚上的社團活動就盡量少去。想要家教的同學,可以找別的時段,不要拿自己讀書效率的黃金時段來家教。以我為例,白天是我工作力最旺盛的黃金時段,我不會安排會議、meeting,也不做打電話這類的瑣事,而把時間留給自己看書和研究。這段時間我不會花在學生上,但如果下午的時間學生要來找我討論,那就沒有問題。


 如果將剛剛提到的重要和緊急的概念結合起來,就是:


        黃金時段—效率最高—分配給重要又緊急的事
       
白銀時段—效率次高—分配給重要但不緊急的事
       
青銅時段—效率普通—分配給緊急但不重要的事
       
石頭時段—效率最差—分配給不緊急又不重要的事


請各位在紙上畫出一天 24 小時的空格,在空格中填入昨天做的事情,例如 8 時到 10 時起床梳洗、吃飯、看報紙。你會發現有很多時段是空白的,因為你早已忘記那段時間在做什麼,而大部分這些空白的時段便是被浪費掉了。我希望各位同學能成為 K 書高手,更期許大家出社會之後變成工作高手,對社會貢獻更大。工作高手並不是工作狂,是 work smart,而不是 work hard,是聰明工作、節省時間、得到更多收穫。在表格的直排畫完一天 24 小時之後,請大家在橫排畫出一個禮拜七天,每天睡前記錄自己一天的活動,以一個小時或半個小時為單位都可以。一個禮拜之後請拿出來檢討,將對自己的未來或學習很有幫助的項目畫雙圈,有幫助的項目畫單圈,稍微有幫助的項目畫三角形,完全沒有幫助的項目打 X。接著,請分別統計雙圈、單圈、三角形和 XX 所佔的時間。根據經驗,很多人在一個禮拜的時間中,花費在雙圈的時間上不到十個小時,也就是說,花了很多的時間在學習,但時間卻沒有花在刀口上,這樣是沒辦法有效率地獲得成果。


KQ


很多同學都是 K 書高手,在這裡老師也分享自己 K 書的方法給大家參考。


考試成績=1/6IQ2/6EQ3/6KQ


IQ 是智商,EQ 是情緒管理商數,KQ K 書技巧商數。真正會唸書的同學其實會縮短自己唸書的時間。當我回首自己的大學生活時,發現自己花太多時間在唸書了,應該把讀書時間縮短,將時間挪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因此,唸書時要考慮報酬率:時間報酬率和分數報酬率。假設有兩個科目要唸,A 科目花一個小時可以考到 90 分,B 科目花兩個小可以考到 90 分,A 科目的時間報酬率比較高。假設花一個小時 A 科目可以拿到 90 分,B 科目可以拿到 80 分,A 科目的分數報酬率比較高。會唸書的人不是一味追求高分,而是將時間分配到報酬率高的科目上,將更多的時間留下來學習更多課本、學校以外的事情。這點對臺大的同學特別重要。


一又四分之三 K 書法


 再回來看剛剛的公式。KQ 佔了考試成績的一半,因此要想辦法改善自己的讀書技巧。在此,介紹各位一個讀書技巧:一又四分之三的 K 書法,這是我在臺大化工系唸書時發明的方法:在重要考試前,一個科目要 K 三遍。如何 K 完三遍呢?


        第一遍 K 書的時間為 T
       
第二遍時間縮一半為
T/2
       
第三遍時間再減半為
T/4
       
因此,K 三次的總時間= 13/4T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每唸一遍就會「刪除」不重要的部分,這就是 K 書高手的秘訣。記憶力再好的人只唸一遍也無法取得高分,尤其大學的內容並不容易,可能要看兩遍三遍才會懂,因次唸三遍是必要的。念第一遍時,心裡要有唸第二遍的準備,要想辦法在唸第二遍的時候縮短一半的時間,速度加倍。因此一開始便要做刪除的動作,留下重要的部分。唸第二遍時從留下的部分再一次去蕪存菁。因此重點越畫越少、越畫越精,不斷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精華部份。K書高手的課本都可用「凡 K 過必留下痕跡」來形容。


怎樣利用這個方法來安排讀書計畫呢?假設離期中考還剩七天的時間,第一遍要唸四天,第二遍縮短為兩天,最後一天唸第三遍。再給各位同學一個忠告:很多同學到了大四想考研究所,發現自己大一的成績最不理想,因為剛進大學時心情放鬆沒有認真準備課業。因此,如果未來想升學、出國,大一成績常是關鍵。所以,大一大二的同學請注意自己的成績狀況。假設你想準備一項考試,從現在到目標考試的日期為止,不管是 20 天還是 200 天,請將總時間的 4/7 唸第一遍書,2/7 唸第二遍書,1/7 規劃念最後一遍。我有三位學生便是利用這個方法考過了困難的博士資格檢定考。


C 原則


做好讀書計畫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怎樣做好讀書計畫呢?古有明訓:「今日事,今日畢。」拖,是讀書高手的宿世仇敵,歷代高手都曾慘敗於其魔掌之下。因此打敗敵人的最佳策略,就是「不要拖」!「今日歌」是這麼說的:


        今日復今日  今日何其多
       
今日又不為 此事何時了
       
人生百年幾今日 今日不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 明朝又有明朝事
       
為君聊賦今日詩 努力請從今日始


重點是最後一句「努力請從今日始」。很多同學立志要學好英文,其實學好英文不一定要出國,在國內也可以打好基礎,重要的是從現在開始。有一個六 C 原則介紹給大家:


        Clear—讀書計畫的目標要明確
        Conduct
—讀書計畫要確實執行
        Control
—讀書計畫要妥善控管
        Continue
—讀書計畫要持之以恆
        Check
—讀書計畫成果要查核
        Correct
—讀書計畫要適時修正


不只是讀書計畫,將來各位到社會上工作時,這六個 C 字也可作為工作計畫的六個 C 字。做好這六個 C 字,可以增加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執行時,不要以花多少時間為目標,而是明確地以完成多少進度為目標。讀書計畫的時間不要列得太短,只唸一天而沒有持之以恆是 K 不好書的。如果發現 K 書進度落後或超前,要適時修正讀書計畫。讀書計畫不用排得很滿,可以保留一些空白的控管時間,如果讀書進度順利,空白時間便可好好休息;如果進度落後,這些空白時間便可挪來作為學習之用。


很多高中生用排課表的方式安排讀書計畫,例如早上讀國文,下午讀歷史。事實上,讀書計畫絕對不是排課表,而是將考試前可以唸書的總時間算出來,以小時為單位,然後計算 K 完書的總時間。假設這次期中考要考四科,將四科唸完一遍要 40 個小時,唸三遍的時間便是 40 乘以一又四分之三,也就是 70 個小時。唸書其實跟唱歌很像,要分輕重緩急,簡單的東西快快帶過,重要的部分就要好好閱讀。抓住這樣的感覺之後,讀書的味道就會慢慢出來了。如果計算之後發現 K 書的時間很充裕,便可依讀書計畫把書唸完。但這個情形往往不容易發生。大部分同學的時間都不大夠用。如果發現擁有的時間少於 K 完的時間,就必須有所篩選、取捨:重要的部分唸三遍,稍微重要的部分唸兩遍,不太重要的部分唸一遍;減少複習次數至兩次;減少看參考書的時間;減少優勢科目的準備時間,將較多的時間分配給能夠拉高分數的科目;如果是演算型的科目,減少練習題目的時間,專心瞭解基本公式和定律。很多同學的唸書方式是,將唸書的時間除以考試科目,例如 50 小時除以 5 科,每科唸 10 小時,這樣書是念不好的。必須懂得分辨每個科目所需的時間,自由分配運用。


不值得定律


再給大家一個不一樣的思考。很多臺大同學會希望把生活中各個不同的事做好,但想把很多事情做好,基本上是做不好的。應該權衡事情的輕重,專心做好重要的事,其他的事 OK 就可以了。問題要處理好,時間和智慧缺一不可。但是,過多的時間與過剩的智慧都是生命的浪費。在小事情上吹毛求疵,事情是做不完的,時間的分配要懂得優先選擇,很多小事情得過且過不見得是壞事,重要的事再精益求精。有一個法則稱做「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將它做好;
       
不值得想的事情,就不值得將它想通。


確實有很多人生的問題非常困難,即使大學教授也不見得瞭解。如果這個問題超過自己的能力和年齡經驗太多,暫時把它擱著不是壞事。專心把能力用在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上,是比較有意義的想法。


我們追求生活簡約樸實,思考也要講究精緻深遠。減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動、不過度崇尚流行、減少不必要的說話、不過度追求享受、追求簡單的生活。最後,我要用我非常喜歡的菩曼仁波切的一段話和同學勉勵:


        今天我要做的事非常重要,
       
因為我把生命中的一天和它交換。
       
當明天來到,今天永遠消逝,
       
填補它的空缺是我所完成的事。
       
我努力耕耘,不要損失;
       
我選擇善良,不要邪惡;我希望成功,不要失敗;
       
因為我永遠記住,
       
我為這些所付出的是我生命中的一天。


祝福各位都是時間管理高手,未來都是工作高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yalee2001 的頭像
    cyalee2001

    新富族Joanne 's blog

    cyalee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