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當我們改變思維, 才有可能創造永續的世界-Peter Senge
「知識是我們飛向天空的翅膀」-莎士比亞
公告版位
- Feb 16 Thu 2012 13:26
喜愛的名言
- Feb 16 Thu 2012 13:20
小王子對玫瑰的情感淺析
安德烈‧紀德說:「人的幸福不在自由之中,而在責任的承擔之中。」玫瑰之所以對小王子意義深遠,是因為小王子照顧她、呵護她;因爲她是小王子灌溉的玫瑰花;她是小王子放在玻璃罩下面,讓小王子保護不被風吹襲,而且為她打死毛毛蟲的玫瑰;因爲,她是那朵小王子願意傾聽她發牢騷、吹噓、甚至沈默的那朵玫瑰;因爲,她是『小王子的』玫瑰。是小王子的付出使玫瑰變得重要。原來,我們在乎的人事物,是因為我們的付出而重要。
小王子對玫瑰的情感淺析
前言
小王子來自小行星B-612,在這行星上有著小王子細心照料的一朵玫瑰,一隻住在箱子裡面的小綿羊,和三座迷你火山。儘管玫瑰常傷他的心,小王子總是小心翼翼地呵護著他唯一的玫瑰,小王子是這樣一個感情深摯的人兒,他不在乎大人眼裡的數字,他只在乎那些他為之付出的人事物。就只有那麼一次,小王子對他心愛的玫瑰負氣離去,踏上了宇宙之旅。他拜訪了許多星球,最後,他在地球遇到了狐狸,狐狸告訴了小王子愛的真諦,在旅程的尾聲,小王子拋下了軀殼,返回玫瑰的身邊。沒有人知道他有沒有回去,也沒有人知道他現在在哪裡。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但是他們大都忘記了。」因為大人遺忘了想像的可能性,所以他們總是需要合理的解釋來證明前因後果──即使那些事是無須證明的,大人們需要一大堆數目字來榮耀自己的存在,於是在小王子眼中:小孩必須寬容大人他們所不能理解的事。
隨著身體逐漸成長,心裡住著的小人兒卻一天天的萎縮了。是《小王子》打開我回憶的門扉,替我找回深陷世俗囹圄而不自覺的心靈,讓我的思潮再度洶湧起來,就像愛著什麽或失去什麽的時候。這是這篇論文的發端,想為生命軌跡留下些什麼,並且探討小王子和玫瑰之間糾纏的情感。
1.愛情果真是矛盾的?
小王子是矛盾的。他愛他的玫瑰花卻又不知怎麼愛她,他離開她但又想念她;玫瑰花也是矛盾的,她愛他、依靠他,卻折磨他。
許多事情似乎是二元對立,卻又是一體兩面、同時並存的。小王子和玫瑰對對方的情感都是矛盾的。就像當我們說「沒有」的時候,我們既說了「沒」又說了「有」;當我們說「我恨你」時,也可能同時意味著「我愛你」。如此一來,「我愛你」並不代表「我不恨你」,而意味著「我已將一切的敵對與控制之情,轉為對你的柔情」
現代人類談的戀愛多是速食愛情,「得不到你,祝你幸福」這樣成人之美的觀念亦逐漸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扭曲的愛情觀所取代。然而,真正的愛,會因為對方的幸福、榮耀而感到歡欣、與有榮焉,「愛不佔有,也不被佔有。」黎巴嫩‧紀伯倫如是說,真正的愛是不含個人自私的慾望的。
2玫瑰有刺?
小王子:「花是嬌弱且單純的生物。她們會盡全力保護自己,她們認為有刺會令人害怕。」
玫瑰之所以用自尊心及刺來保護自己,是因為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與易受傷性,玫瑰以脆弱的本質換取更多小王子的憐愛,不斷的在可憐的技倆背後請求小王子的溫柔,因為她需要被愛,這種需要被愛源於缺乏安全感。當小王子成為玫瑰重要的一部份時,玫瑰便擔心終有一天他要離去。
玫瑰害怕被愛又突然遭到拋棄,以致小王子必須不斷付出,她才能領會他對她的愛。面對愛,玫瑰學不會輕盈對待的方式。玫瑰總是擔心,擔心另一朵更漂亮的花出現,她就被取代了。患得患失讓她變成了一朵傲慢無知的玫瑰。其實,玫瑰該做的只是活在當下,享受小王子給予的幸福並且對等付出。正如列夫‧扥爾斯泰所言:「當我們愛別人的時候,生活是美好、快樂的。」
3為什麼小王子能包容玫瑰?
當玫瑰綻放出她的美麗時,小王子發出讚嘆:「妳好美喔」「可不是嘛?」花朵回答:「我還是和太陽同時出生的呢。」小王子知道這朵花不怎麼謙虛,可是,她多麼令人興奮哪!
這朵花不夠謙虛、虛榮,還會說謊。那麼,為什麼小王子能夠容忍這樣一朵驕傲的玫瑰呢?因為,此時在小王子眼裡,花兒的美所佔的部分遠遠地超越了其他的不完美。熱烈的傾慕使我們對於對象的各項優點都觀察入微並予以誇張,即使是最不起眼的稟賦,最微不足道的成就;在這同時,我們會忽略或是忘記對方的缺點。正如對小王子而言,不管那朵花有多少缺點,在小王子的心目中,那朵花獨一無二,那朵花的重要在於她在他的心目中『無人可以取代』。
4 為什麼小王子要離開?
我想現在是早餐時間,」她補充道,「我在想,如果你夠仁慈,想到我的話──」於是小王子出去了,非常慚愧的,替她提了一整壺的水過來。「我不怕老虎,不過,我可沒辦法忍受風。你有沒有可能拿到屏風呢?」
玫瑰依賴在小王子的保護傘之下,她相信小王子,願意把自己交付給他。在這種情形之下,如果小王子將之視為甜蜜的負擔,並且甘之如飴,那麼他們的關係將得以維持下去。但另一種可能是,玫瑰的依賴成爲小王子精神與體力上的負擔,那麼,這樣的依賴,便埋下了小王子離開她的引信。
一個人該知道自己的另一半需要的是什麽,能承受的是什麽。否則,對方有一天必然會求去──即便在他內心的某個角落還是深愛著我們
5 玫瑰何以不挽留?
小王子向玫瑰道別,玫瑰一開始沉默不語。後來,竟用一種小王子從未見過的平靜和溫柔向他道歉。「我是愛你的,真的!」並且告訴小王子她不再害怕大型動物,天真地展示了身上的四根刺,然後說:「不要這樣呆呆的站著啦,這樣子讓我很受不了耶!如果你要走,就『走吧!』」因為她不想讓小王子看到她哭泣。她是這樣一朵驕傲的花……。
這朵花的確驕傲,她不會苦苦哀求小王子不要離開,甚至故做堅強地對小王子說『走吧!』。即便,她曾經這麽依賴小王子的照顧。當我們知道自己要獨立面對所有事情的時候,就必須學會堅強,即使參雜了些許「不得不」的複雜情緒。這樣一朵非常非常驕傲的花,用四根對於大型動物根本不足以構成威脅的刺來支撐一種堅強眼淚下的害怕和不捨。
她害怕小王子發現她是多麼脆弱,多麼容易受傷。在玫瑰的心裏,是一直深愛著小王子的,但她來不及讓他明白。玫瑰的個性是驕矜的,她的嫵媚讓小王子不能自拔地愛上她。玫瑰的虛榮心使她永遠都以高傲的口氣跟小王子說話。她只有四根刺可以保護自己,因此她必須假裝什麼都不在乎。然而,在小王子離去的那一天,玫瑰終於低頭了。她承認自己也是愛著小王子的。只是,高傲的她依舊不願在小王子面前留下眼淚.⋯..更因為自尊心沒有開口留下小王子。
在感情的世界裏,人也是這樣,堅持著無謂的自尊,不肯開口挽留。我們傷害了最深愛自己的人,離別的時候,又故做堅強。然而,脆弱的心靈禁不起這樣的別離。結束,比開始更需要力量。
06愛情世界裡的猜疑──
「我真不該聽她的話,人不該聽花說些什麼的,只要觀賞她們,聞聞花香就夠了。我的那朵花使整個行星都溢滿香氣,我以前卻都不知道該怎麼享受,那個利爪的故事,反而讓我煩了好久,我本來應該是充滿溫柔的。」
小王子發現了他從她的身上所承受的痛苦遠遠比他從她的身上所獲得的快樂來的多的時候,他告訴自己『我不該聽她的話⋯。』小王子把無關緊要的話也看得很認真,於是變得抑鬱不樂,也不再像從前地充滿溫柔了,這是伴隨著愛情產生的化學變化。其實他該做的只是用『心』去思考玫瑰心中最重要的地位是誰,那麼,一切就將變得明朗,小王子也不會因為玫瑰的言語感到悶悶不樂了。
「我應該以她的行為來評斷她,不該用言語來做判斷,她香氣四溢,讓我的生活更加有生氣,我真不該離開她的⋯⋯我早該猜到,在她那可笑的技倆後面是繾綣柔情啊。花朵是如此地天真無邪!可是,我畢竟是太年輕了,不知該如何去愛她。」
小王子愛玫瑰卻又不知如何愛她,玫瑰也是深愛著小王子的。只是因為玫瑰的高傲,使小王子誤以言語判斷她;他們終究無法結合。
賽內卡曾引述思多葛學派哲學家希卡扥﹝Hecato,西元前二世紀帕奈提奧斯的學生﹞的話說:「不用藥,不用草,不用巫術,我可以告訴你一幅愛情帖:如果你想被愛,就先去愛。」這像是實際可行的忠告,不過未必能生效。在某些情形下,示愛不但不能喚起對方的愛,反而產生反效果。畢竟情感是無法以因果律衡量的。
8小王子為何哭泣?
小王子在一個花園裡遇到一大群玫瑰。「哈囉。妳們是誰?」「我們是玫瑰花呀。」玫瑰們說。他覺得很不快樂,他的花曾經告訴他,她是全宇宙僅有的一朵玫瑰。單是這個花園裡就有五千朵玫瑰花,長得跟他的玫瑰花一模一樣。然後,他對自己說:「我想,我以前是很富有的,因為我擁有一朵全宇宙獨一無二的花,當我所擁有的只是一朵普通的玫瑰花⋯⋯這根本就不能讓我成為一個了不起的王子。」於是,小王子趴在草地上哭泣。
當小王子第一次遇到他的玫瑰時──還沒綻放的玫瑰種子,就非常仔細的觀察它,『因為這株花芽跟他以前看過的嫩芽都不一樣。』
當時吸引小王子的即是玫瑰的獨特性。因此,當他在地球的一個花園裏看到五千朵玫瑰花後,發現自己的花並不是那麼獨一無二,便失望地在草叢中哭泣起來。每個人都有自己鍾愛的人事物,並且渴望他們都是世上僅有的。然而大部分的人們,在長大之後,漸漸地不會因為發覺自己的鍾愛不是絕無僅有而哭泣,並不是因爲堅強,而往往是因爲麻木了;很少失去不可代替的東西了,因爲值得愛的東西已經沒有了,或是逐漸被汲汲營營於紅塵的人們淡忘了。
9 為什麼玫瑰對小王子如此重要?
小王子回到了狐狸身邊,向牠告別時,狐狸又告訴了他幾句意味深長的話:「我們只有用心才能真的看見;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無法看見的。因為你把時間投注在你的玫瑰花身上,所以她才會如此重要。你必須對那些你所馴養的東西負責,你必須對你的玫瑰花負責任。」
安德烈‧紀德說:「人的幸福不在自由之中,而在責任的承擔之中。」玫瑰之所以對小王子意義深遠,是因為小王子照顧她、呵護她;因爲她是小王子灌溉的玫瑰花;她是小王子放在玻璃罩下面,讓小王子保護不被風吹襲,而且為她打死毛毛蟲的玫瑰;因爲,她是那朵小王子願意傾聽她發牢騷、吹噓、甚至沈默的那朵玫瑰;因爲,她是『小王子的』玫瑰。是小王子的付出使玫瑰變得重要。原來,我們在乎的人事物,是因為我們的付出而重要。
10回歸最初
小王子雖然已經懂得了愛的意義,想回到他的玫瑰花身旁,卻再也無法回去了,因爲「路很遠,我不能帶著這副身軀走。它太重了。」最後,小王子選擇了被毒蛇咬死的方法,讓自己的靈魂得以自由的回到自己的星球,回到他深愛著的那朵玫瑰花身邊。
既然肉體沒有辦法將小王子帶回那有玫瑰花的星球,那麼,就拋下吧!丟下沉重的軀體和世俗的壓力,透過死亡從生命循環的終站回到起點,使精神靈魂沒有負荷地回到玫瑰身旁,重生在一個真愛的領域,彼此都懂得珍惜彼此。孤獨的小王子孤獨的走了,連最後的軀殼也沒能留下。小王子與他的玫瑰花彼此存在微妙的關係,他們都明白彼此『相愛』與忠貞不二的『唯一性』。
參●結論
真正的愛,會因為我們所愛的人的快樂、榮耀而感到歡欣、與有榮焉,是不含個人私慾的。然而,人們一旦擁有過難得的美好,就害怕失去。這是人之常情,不過,正如聖嚴法師所言,「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我們應該學會把握當下;當我們知道自己要獨立面對所有事情的時候,就必須學會堅強。
在愛情的進行式裡,我們不該在付出的同時,盤算著能得到多少回饋,因為情感是無法以因果律衡量的;我們在乎的人事物,是因為我們的付出而顯得重要。我們更不能毫無節制地要求別人付出,因為過度的要求容易讓人產生逃離的想法。
所謂的「重要」,是在於『無人可以取代』。我們只有用心才能真的看見;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無法看見的。因此,在感情的世界裏,無需堅持無謂的自尊,因為,脆弱的心禁不起別離。因為,結束,比開始更需要力量。大部分的人們,在長大之後,漸漸地不會因為發覺自己的鍾愛不是絕無僅有而哭泣,並不是因爲堅強,而往往是因爲麻木了。人們應謹記在塵囂之中保有赤子之心。愛是唯一的,不變的——如果你有了愛的話。
Reference:
http://tw.myblog.yahoo.com/james-travel/article?mid=165&prev=166&next=155
- Jan 27 Fri 2012 23:56
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20年投資不敗,對股東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20年投資不敗,對股東交出漂亮成績單。
「2015年,賣醬油會比賣晶片賺錢」過去20年,他的投資獲利超過250億元;未來,他最看好生技、醫療、材料產業。
潤泰旗下兩家上市公司「潤泰創新」、「潤泰全球」,反應大陸流通業轉投資效益,市值在一年內膨脹一.七倍。加上轉投資的建華金控與台北商銀合併,成為永豐金控,集團市值拉高到一千六百三十九億元,正式超越長榮、遠雄等集團。
同時,在大學兼課教了二十一年書的「尹教授」,還在學術論文之外,出了一本教一般人如何挑選房子的實用書,一方面為自己的營建事業廣結「善緣」,另一方面則是想改革台灣營建業,因為這個行業在他眼中實在「太差了!」
企業老闆很多種,尹衍樑自認不擅守成、屬於開創型老闆,是能率領部隊進攻的人。
反映在事業布局上,二十八歲,從父親尹書田手上接下潤泰紡織,當時潤紡資產不過新台幣六百萬元。到二OO六年,根據中華徵信所統計,潤泰版圖擴張到金融、 營建、物流量販,集團資產達一千四百二十九億元,二十八年的投資,讓家業擴張超過二萬三千八百倍,尹衍樑的進攻速度確實驚人。
玩營建,他要比創新 研發新工程專利,科技手法縮短工期
事業那麼多,但只有營建是自己在管。說到營建,尹衍樑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這除了是我的事業,還是我的嗜好,好玩的不得了。」和同業比,尹衍樑不算是賣最多房子的老闆,但卻最會創新、發明,特別在工法上。
分析營建業的五大獲利方法:一、土地;二、廣告行銷;三、財務;四、製造;五、創新和研發。同業不論在台灣或是前進大陸,都想發土地財,論 甲買進、論坪賣出,不然就是造鎮,大玩行銷和財務遊戲。但自認保守的尹衍樑卻認為,第四、第五項雖然賺得最辛苦,卻是最需要創新、也最穩健。
在潤泰的創新,超過九成以上的專利出自尹衍樑之手。光是專利權,他個人就申請了一百八十七項。這些專利,如今已可替他賺進白花花的銀子,「光是賣三張紙,我就賺了五百萬。」談到今年簽約將預鑄格子工法賣給新加坡建商,這位營建大亨臉上盡是掩不住的得意。
「別人要蓋一年半的房子,我只要一百天就能蓋好。」
在他眼中,蓋房子要能獲利,品質、成本和工期最是關鍵。為了壓縮工期,潤泰蓋房子採組裝方式,尤其是替科技業建廠房,只要能提早完工,等於就是讓客戶可以提前量產新產品,賺到新品上市的超額利潤。
憑著這項優勢,潤泰不僅在台灣替宏碁、鴻海、甚至是3M等科技大廠蓋廠,現在還登陸成功,要跟著這些科技大廠轉戰全中國。
雖然將營建業務擴向大陸,但對台灣房地產市場,尹衍樑卻是相當樂觀。「通膨已經開始,未來三年,房價下跌原因不存!」對投資同樣嗅覺敏銳的尹衍樑斬釘截鐵的說。
雖然內政部公布的調查顯示,二OO七年台灣房地產將吹「冷風」,尹衍樑卻認為,二OO八年的奧運、加上二O一O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單是上海就有超過兩千棟大樓正在興建,這些新大樓需要各式建材,龐大的需求抬高物價,將造成通貨膨脹。
面對通膨,台灣的利率卻維持低檔,「一千萬現金存到銀行,一年利息還不到四十萬。」因此,尹衍樑預言,人們為了保值,會繼續投資房地產,況 且台灣地產通常是七年一個循環,前一次的不景氣卻把循環拉長到十年,過去三年雖有反彈,但「現在只是暖身期,只要兩岸關係能改善,台灣還有三十年好光 景。」
對投資,尹衍樑的判斷,總是比別人快一步,讓他拿過多項第一。
轉投資,他要搶第一 提前卡位特許行業,處分獲利驚人
一九八六年,開放外商保險公司設立,尹衍樑投資的安泰人壽拿到第一張執照;同年,投資光華投信,成為台灣第一批投信公司;二OO六年,潤泰在大陸轉投資的豐沛營造,則拿到台灣首張大陸營造廠執照。
八O年代中期,迅速切入台灣的金融、保險、證券市場,經過十多年的經營,二OOO年開始,尹衍樑先賣掉光華投信,隔年把安泰人壽獲利了結, 兩項投資讓他個人和潤泰集團大賺超過新台幣一百六十億元。不僅如此,處分掉光華投信股權後,二OO三年,尹衍樑又把復華投信股權也賣掉,再度獲利十七億八 千萬元。
九O年代,潤泰開始大舉進攻物流量販產業,而且是在海峽兩岸同步大舉擴張。二OOO底,為了加速在中國的擴張,尹衍樑將台灣大潤發六七%股 權,以每股七十六.九元高價賣給法商歐尚集團,獲利新台幣八十億元。連同前述處分保險、證券業的獲利,二十年間,尹衍樑的投資獲利超過二百五十億元。
曾任潤泰顧問、與尹衍樑頗有私交的達一廣告董事長徐一鳴則認為,過去二十年,尹衍樑的投資幾乎無往不利,關鍵在他懂得投資人脈。
尹衍樑自己則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八O年代以前,台灣經濟幾乎是跟著日本的軌跡發展。「四十歲以前,我去日本上百次。」每次去除了拜訪企業界,還會找經濟學家請教,「只要是日本可以做的行業,那時台灣都有很高借鏡率。」參考日本經驗,讓他決定投資銀行、證券和保險事業。
尹衍樑發現,全球供需出現極大轉變。「九O年墨西哥對美國的出口只有三十億美元,到二OOO年已經達一千二百億美元以上。」消費市場人口變動不大,製造商卻因為中國等世界工廠加入,造成供需失衡。
隨著買方市場時代來臨,潤泰決定放棄製造業,一九九七年開始大舉進軍流通業,因為這是整個生產交易供應鏈的「最後一哩」,「誰能控制,誰就是王。」尹衍樑得意的說著。
至於未來十年,他大膽斷言:「二O一五年以後,賣醬油的會比賣晶片的好。」
看未來,他放眼中國 在對岸辦學,培養人才、建立人脈
因為當中國和印度都富起來時,大量人口對食品、尤其是優質食品的需求,勢必大幅成長。「誰能有效把好東西送到他們嘴裡,誰就會賺錢!」儘管生技業投資風險高,尹衍樑近年卻積極投入,不僅如此,他還看好醫療和建材產業,認為這些是未來最值得投資的幾大產業。
這三大產業不只在台灣投資,大陸的發展空間更大。為了培養這些未來的明星產業。從一九九四年,捐獻一千萬美元在北大成立「光華管理學院」開 始,尹衍樑陸續在上海交通大學設立「安泰管理學院」、復旦大學設立「太平洋金融管理學院」,同時間,他在中國全力投資保險事業。二OO六年起,尹衍樑把投 資教育的方向,鎖定法學院、醫學院和土木學院。
外人看尹衍樑大舉捐助大陸的大學,是為了培養人脈、建立關係。文化大學歷史系畢業的尹衍樑卻認為這是在「度佛」,是要讓社會持續進步。因為,只要社會進步,商機自然跟著來,因此,未來他每個月會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大陸,為下一個十年的投資獲利,努力奮鬥。
reference:
http://tw.myblog.yahoo.com/jw!cPcUxPGZBRiRMK0PmxQq/article?mid=239
- Jan 27 Fri 2012 23:54
信義企業集團董事長周俊吉:「下一個人生理想,躋身世界服務業標竿」。
信義企業集團董事長周俊吉:「下一個人生理想,躋身世界服務業標竿」。20111205,工商時報,蔡惠芳。
「沒有挫敗的夢想,是沒有價值的。」
信義企業集團董事長周俊吉 年輕時就滿腔「反骨」熱血,從小到大,無時不在挑戰自我,和他敦 厚、憨直的外表,大相逕庭! 談到創業30有成,接下來還有哪些人生理想,希望達成的時候,周 俊吉坦言,每一個人都有夢想,每一位信義人,都有信義的理想,但 是如果哪一天,「信義」這兩個字,從代表信義房屋的專業名詞,又 恢復成原來的普通名詞,持續在社會各角落發酵的時候,那就是理想的實現。
周俊吉說,下一個人生理想,「就是要躋身為世界首屈一指的服務業標竿!」 他整合信義人的共同願景,許下2020年要成為世界級最好的服務業 品牌的願望。
「這一步,希望10年後可以走到」。但是信義房屋在未來10年,還 有哪些可以再精進的自我升級空間?周俊吉眼神專注而執著的說:「 太小的話,人家不會把你當作學習的對象。」量大,才足以被注意到 。
周俊吉自認,信義房屋是得獎的常勝軍,其意義是信義房屋的CSR 企業社會責任、誠信企業,已被各界肯定,「全世界的仲介業,沒有 人可以做到如此!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們還是太小!」所以還有 很多門檻要跨過,這些門檻,都不容易在短時間內就能輕易跨越。
談到心目中最認同、最值得師法的服務業理想品牌,周俊吉毫不思 考的說:「就是日本豐田!」平價但品質優越,既可降低成本、又可達到產品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經營信義,周俊吉一直以「質優、價廉、薪高、利厚」當作經營的 座右銘。「這也是企業經營者,最大的挑戰。」周俊吉說,也許有人 認為,這8個字,彼此有矛盾衝突之處,可是企業經營價值就在於此 ,企業要經營得出色,就必須透過經營的不斷合理化降低成本,提高 利潤,並回饋給股東、客戶與同仁,如此經營才會永續。
從小在台南豪門長大的周俊吉,可謂是一路「反骨」、判逆。他是 長子,但不想被家教甚嚴的家庭束縛,小學逃學、初中逃家,一個人 跳上火車北上;18歲大學聯考落榜,台南父親斷絕周俊吉的金援後, 他只能先賣黃牛票,到台北觀音山上打工,當養雞工人,名副其實的 日理萬「雞」。
經過落榜4次,終於才考上文大法律系;畢業後又在律師、司法官 特考落榜,最後逼得自己走上創業之路。一路走來,周俊吉總是在不 斷挫敗中,完成夢想。
接下來,周俊吉還希望能從建構一個以「信義」精神為主的企業集 團,以「信義」推己及人,進而將此精神推廣到產業、到國家、到世 界,讓CSR與誠信這兩大信義房屋經營管理上最重要的核心價值不斷 地向上推升。
reference:
http://tw.myblog.yahoo.com/babybonia-kuojh99/article?mid=2636&prev=-1&next=2600
- Jan 13 Fri 2012 17:36
未能成交的美麗(好文推薦)
未能成交的美麗
Yahoo!奇摩 (2009-07-28)
Press Ad
進入房地產仲介這個行業,轉眼已過23年,然而,我始終忘不了,剛入行的一個物件,一個人,與當時的一些事。
對於仲介業者來說,沒成交,總是遺憾;但是他讓我體會到,一樁未成交的委託,也可以很美麗。
那年是民國77年,夏天,當時還是青草片片的木柵,興隆路三段的豔陽下。
家家社區的陡坡,老一點的偉士牌還爬不上去,當時剛入行的我,接到了屋主委賣的一個物件,要賣的正是221巷裡的一個2樓公寓,氣喘吁吁掩蓋不了不了我的豪情壯志;我相信,只要認真努力,我可以做一個好仲介,出人頭地。
想到這一切,就讓我感覺自己有價值,很多沒有當過房屋仲介的人以為,做仲介就是為了賺佣金,賺錢快;其實,真正把心放在這個行業裡的人都會發現,賺多賺少就是一份薪水加上努力成交的獎金,但是真正留在回憶裡,會讓你難以忘記的,都是一個家庭找到一個新房子時,那種充滿希望的喜悅。
老媽媽蹣跚的看完了整個公寓,沒花太多的時間,她就告訴我,她決定要買了!沒多久的時間,20萬訂金,就已經握在我的手裡。當時還是一個仲介新鮮人的我,不禁在心裡想,如果這個案子成交了,仲介費可以領多少?我在心裡反覆計算,算了好多次,都讓我想著至少可以換一部摩托車了!
我知道,這個案子大概簽不成了,但是我還是耐著性子,聽這位老先生的故事,希望能夠在最後扳回一城,就算只有1%,我也要拼命爭取,那微乎其微的成交機會。
老先生說:「彭先生對不起……」原來,他們一家住在安康社區,平民住宅裡,在多年前一次意外裡,他的腿瘸了,從此以後就只能打零工,靠著老媽媽的節儉過日子。而老媽媽拿來付訂金的20幾萬是他們一家四口,十年來所有的積蓄,他們不知道老媽媽竟然全部拿出來付訂金了,但是簽約要付的30萬,無論如何他們是拿不出來了。老先生還說,老媽媽這幾年越來越喜歡房子,她常說她最大的心願就是一家人舒舒服服的坐在客廳裡,就算餓肚子也無所謂,老先生甚至希望我到他家走一趟,證實他的所說真誠。
坦白說,老先生在說話的時候,我並不專心,儘管老先生表達,這筆訂金就算全部被沒收他們也沒話說,結果我將實情請示了店長,將這筆錢鄭重的交還給老先生,請他保重自己,送他離開了公司。我心裡百感交集,而他離開的時候已是日頭西沈,正如我當時的心情一樣。
停下摩托車,我找到那個燈光昏暗的家,在我眼前的,是一個十幾坪的侷促地方,一房一廳,擠著一家四口,幾道剩菜放在角落的桌上,另一頭是他們家的廁所,用一塊木板與客廳隔開,我想起我的客戶,老媽媽就是在這個環境裡,每天想著能夠住進一個全家人住得舒舒服服的房子裡。
騎上摩托車,我往最近的雜貨店奔去,阮囊羞澀的我,掏空了每一個口袋,幾經取捨與計算,買了兩包白米,仔細的綁在車後座,往老媽媽家前去。我很想為這個不可能成交的客戶多做一點什麼,但是以我的能力,那是我所能做到最多的。
從桃園到台北,從台北到全台灣,這塊最美麗的土地上,我常常提醒我自己和同仁,我們服務的標的,不是房子,而是家庭;我們服務的對象,不是買方賣方,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因此,我們公司的責任不在於幾項指標或幾個面向,而在於掌握每一次服務的機會裡,把人性裡基本的關懷和溫暖,傳遞到每一個客戶身上。
回憶那個燈光昏暗的夜晚,讓我知道自己能力微薄,能做的事情實在不多,因此熱情驅使,我更努力的工作,直到如今,20年前,我是一個送白米給客戶的業務人員;現在,我是台灣房屋總經理。有一件事情從當時到現在沒有改變,我總是抱著一個希望,這個希望在我心中演練已久;這個希望就是,下一次當我遇見另一位老媽媽的時候,除了兩大包白米,我還可以做得更多。原來,未成交的案子,也可以帶來希望,帶來美麗。
台灣房屋首席總經理 彭培業 |
- Jan 13 Fri 2012 10:53
經濟學家重要理論與觀點
亜當史密斯《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西方經濟學的“聖經” (Adam Smith,1776)
http://wiki.mbalib.com/zh-tw/%E3%80%8A%E5%9B%BD%E5%AF%8C%E8%AE%BA%E3%80%8B
凱恩斯主義(凱恩斯,1936)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7%B1%E6%81%A9%E6%96%AF%E5%AD%B8%E6%B4%BE
米爾頓·傅利曼(1962)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B1%B3%E7%88%BE%E9%A0%93%C2%B7%E4%BD%9B%E5%88%A9%E6%B0%91
- Dec 26 Mon 2011 00:51
關於ZARA~
關於ZARA~
★產品定位:款式接近精品時尚,女姓商品多
★隸屬集團:INDTEX
★創辦人:阿圖西奧.歐特嘉(西班牙首富,2011年富比士財富排行第7)
★時尚速度:設計到上架14天
★生產地:約50%以上在歐洲生產,亞洲生產為35%左右
★開店地段:精華地段,與一線精品並駕齊驅
★行銷策略:不作廣告
★產品策略:款式多,數量少
★台灣布局:2011年11月於台北101開設台灣第一家店,統領廣場開第二店
★全球家數:5514家
★快速流行(Fast Fashion)&消費者中心思維:
這個概念從ZARA這家公司剛剛創辦時就有了。因為創辦人從一開始就很執著於思考消費者要什麼。公司的成長根基,便從回應消費者需求而來。在任何時刻、任何市場、任何一家商店,公司一直很饑渴想知道,消費者要什麼。
而ZARA的影響是什麼?過去的模式都是先設計、送到生產、再送到店裡面去,一向要八個月。 但是我們倒過來,從店裡面開始,消費者的喜好是我們設計的第一步,所以這是完全不同的思惟,不再由上往下,而是由下往上。哈佛商學院也提到,這個概念正在改變一些產業的遊戲規則,例如有些手機通訊產品,已從門市開始,將客戶的意見傳回設計團隊,思考新的設計。
為了讓員工瞭解第一線店面的重要性,不管將來要在哪個部門或是哪個職位工作,任何新進員工都必須到店裡去實習。有的一星期、有的兩星期、有的三星期,接貨車、折衣服、觀察客戶反應、學習如何從門市向總部回報資訊。
★速度是核心競爭力, 智慧化物流是主角:
ZARA物流系統根本就是高科技業 省下倉儲費用,物流中心沒有太多工作人員,只靠資訊系統、自動化設備,ZARA物流中心一小時可以處理6萬件衣服每週運送260多萬件衣服。衣服從工廠製作完工後,並不是從大馬路送往物流中心,而是走一條連接工廠、物流中心,綿延十幾公里長的全智慧自動化的「地下通道」。 衣服不是搭貨車,是透過地下通道天花板上的滑軌,一路「滑」到物流中心旁的工廠。員工接著進行整燙、品檢,確認合格之後,貼上標籤、標價牌、以及全球各個店家下單的條碼。 然後,衣服再度掛上滑軌行進。正當衣服即將和人面對面相撞時,每個節點的掃瞄器主動偵測條碼,衣服因此各自滑進不同的軌道。 這些軌道,一個個代表全球各地不同的店家。衣服透過機器裝進紙箱,再由工作人員貼上條碼,透過輸送帶送往178個大門口,包裝送上貨車。每天兩次,貨車再把整櫃衣服36小時內送到歐洲各地巿場,或送到機楊,透過空運,48小時送到歐州以外店舖。
資訊系統扮演重要角色。採購、庫存、生產、配送、行銷、客戶關係管理,全都藉由這個強大的資訊系統即時處理。「這是ZARA整個供應鏈,可以既快速,又很有節奏地運作主因,」《哈佛商業評論》觀察。
reference: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2601.html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9245.html
遠見雜誌/衣服是門好生意2011,11月號
- Dec 03 Sat 2011 14:05
溝通與談判
以上參考網站
- Nov 28 Mon 2011 15:33
賈伯斯及其深深打動人心的名言
賈伯斯及其深深打動人心的名言
‧賈伯斯之所以被視為創新的代表,在於他始終保持饑渴感和像傻子般的精神。
‧「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這行小字以「求知若渴、虛心若愚」直譯。
‧永遠要存在著饑渴感,才能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也永遠要維持著一股傻勁,才能勇於冒險創新。
‧「饑渴」和「傻勁」是賈伯斯最後的註腳,其實這也是創造「蘋果王國」的關鍵所在。
‧賈伯斯曾說,領袖和跟風者的差別就在於創新。
‧創新需要傻勁,這無疑是賈伯斯帶給世人的啟示之一。
‧學習不應只在學校,社會更是一所綜合學校,從實際生活中所學的,反而更實在。
‧賈伯斯一生的傳奇,值得我們學習之處很多,尤其是,在最痛苦的時候,我們也不要喪失信心,面臨死亡威脅,一樣坦然以對。
‧不要被教條所設限,也不為既定思維而活,不要被他人意見所牽引,有勇氣跟著自己的感覺與直覺走。
‧「如果你活著,早晚都會死;但是如果你死了,你就永遠活著」。
‧「死亡可能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交替的媒介,讓舊的過去也讓新的來臨」。
‧在他死後世人談論最多的,並不是他所主導設計的蘋果i系列產品,而是他看待生命的態度與他展現的個人風格。
‧任何生命或產品終究會過去,而我們願意永遠存留的,只有風範。
‧當時並不知道,但事實證明,被蘋果公司開除,可能是我人生中曾經發生過最棒的事情。
‧你的工作將填滿你大半人生,唯一能真正獲得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這是件很好的工作;而讓工作表現很好的唯一方法,就是愛你所做的。如果你還沒有發現,繼續努力尋找,不要停下來。
‧在過去的日子裡,「我每天早晨對著鏡子問我自己:如果今天是我人生最後一天,我會想要做什麼?」他強調,在面對死亡時都會消失,只有真正重要的東西會留下。因此,提醒自己死期將近,可以避免掉入自己會錯失什麼東西這類的陷阱。因為你已是赤身裸體,所以就沒有理由不跟隨自己的心。
‧「死亡是我們共有的目的地,沒有人逃得過,而死亡也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變化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留下空間。現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變老,被送出人生的舞台。」
‧「時間有限,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裏。不要被信條所惑,盲從信條,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心聲。最重要的,擁有跟隨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以上:參考引用來源:
http://www.wretch.cc/blog/lehleh/24392573
是哪三顆蘋果改變了世界呢?
第一顆蘋果,是亞當跟夏娃的蘋果...它開啟了人類的起源。
第二顆蘋果,是牛頓的蘋果...它開啟了人們對科學的新視野。
而這第三蘋果,是賈伯斯的蘋果...它開啟了人類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以上是在網路上看到的,也頗為認同,我認為第一顆蘋果是帶給人類生存,第二顆帶給人類智慧,第三顆帶給人類歡樂。
另外我想賈伯斯可能是一位很早就體認到"世界又平又擠又熱"的領袖,所以致力於將平板電腦,Apple手機,在封閉系統上發展到極緻並致力於創新和生活樂趣
而當他確認目標、定位清楚、勾勒出賈氏的願景藍圖,深信不疑將Apple工程師引領往同一個方向走,將公司帶領至巔峰,其結果也吸引無數粉絲信徒,並開啟了人類新的生活方式.其實不只是Apple,像微軟、Youtube、FB,也都有改變這世界呀!但僅有歡樂仍然不夠.
若真有上帝和魔鬼那麼我認為賈伯斯真正厲害的地方或許是在”打動人心”
如同狂熱的份子一樣追隨打動人心上帝或跟隨吸引震撼人心的魔鬼,深信不疑受其指引
- Nov 14 Mon 2011 01:35
英文科全國榜首的滿分秘笈
國文是母語,大學指考考滿分已經不容易,何況非母語的英文得滿分,更是困難,可是就讀景美女中的朱晴拿下今年大學指考英文科的滿分,是全國兩位英文科滿分的其中一位。問題是朱晴只有在幼稚園上過雙語幼稚園,就再也沒有補習過英文,卻能用自修的方式,增強自己的英文能力。到底她是怎麼成功的?她表示,從小學英文的時候,就是從聽、說、讀開始,所以養成了使用英語的習慣。
爾後在媽媽及老師的教導下,逐漸將英文變為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從國小開始,就不斷地參加各項英檢測驗,檢視自己的英文程度。朱晴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學生:「國小、國中就遇到非常開明的老師,英文課時都讓我自己帶小說去看,高中英文申請免修。」她的確很幸運,英文課時都在看英文小說,寫完英文作文,還有導師游為淳幫忙批改。朱晴究竟是怎麼聽?怎麼讀?怎麼寫英文,以下是她將英文視為母語的讀書方法及Q&A。
聽哪些英文書?
最早媽媽常幫她買童書錄音帶,有空檔就聽,「因為家裡沒有電視,所以我是吃飯聽錄音帶,聽力就變好了。」最初是聽Little Miss及Little Mr.(奇先生、妙小姐),循序漸進到Dahl, Roald 所寫的系列童書,像The BFG(吹夢巨人)、FantasticMr. Fox(超級狐狸先生)、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以及Trumpet of the Swan(天鵝的喇叭)、Charlotte’s Web (夏綠蒂的網),後來又聽到較長的小說The Giver(記憶傳授人)及Harry Potter系列小說。
進入小學後,開始每天聽「大家說英語」,漸漸聽到「空中英語教室」、「彭蒙惠英語」。進入「空中英語教室」的課程階段之後,每次聽完,一定要背文章,而且一定要跟著錄音帶同步朗讀,但不是獨自朗讀,能力跟著就會提升。
讀哪些英文書?
朱晴的讀看英文是從Little Miss 及Little Mr.(奇先生、妙小姐)、An I Can Read Book 系列這類基礎童書開始,接著廣泛閱讀,後來是為了要參加「全民英檢中高級」檢定,才開使進入讀「空中英語教室」及「彭蒙惠英語」。
怎麼寫英文?
寫的層次很多元化,從便條留言到寫作出版都是寫的類型,朱晴認為「寫」就是要將說話用文字記錄下來,最重要的是讓人看得懂,所以要經過修潤。一開始,她是用英文練習記錄一天當中的趣事,接下來會在讀完「空中英語教室」之後,練習做摘要,進入閱讀「彭蒙惠英語」階段,再進入寫心得,開始看TOFEL iBT、IELTS的範文,同時練習寫作文。
英文和日文
考試成績大公開
國小時期
全民英檢初級、全民英檢中級、全
民英檢中高級(聽112、讀90、寫
80、說90)
國中時期
JLPT3級、日本語能力試驗3級
- 高中時期
JLPT2級、日本語能力試驗2級、全民英檢高級(聽113、讀101、寫3、說4)、TOEIC(聽495、讀480)、IELTS、TOEIC Speaking and Writing Te s t s(說70、寫20 0)、
TOEFL iBT
參考: